如何治了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027/5795135.html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不可能完全同步和一致,理论未必能完美地由创作达成,创作也未必能被理论完全概括。研究大历时期诗歌理论的成果己汗牛充栋,而对于大历诗诗境构造技巧的鉴赏和评价仍有待发之覆,以下再取一例试析之。
《中兴间气集》云:“文宗右垂许(钱起)以高格。右承没后,员外为雄。”王、钱之间的接力也可以看做大历诗对于以王维诗风的继承和发扬。这己成定论,不多赘述,只对两代诗风在画面营构上的不同作一辨析。
王维诗的特征
王维的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自然清澹,淡而有味,神之所遇,皆可入诗:裴迪诗在艺术成就上较为逊色,但也有佳作。钱起被评为“体格新奇,理致清澹”,也仿效王维、裴迪所作写作《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如:比较王维、钱起这两组诗,细微之处的差别还是值得注意的。
王维的诗,虽以鹿柴、辛夷坞、鸟鸣涧、竹里馆这些惘川中的地点为题,实际上从起笔到落笔,无不是自己以神会景得到的具有神韵的诗句,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着“我”或不着“我”,都无碍其清空。
这几首诗把空灵清静的意境表达出来了,却也淡化了这些地方的细节,景物实际上是诗人神思之中的景物。裴迪与王维同作辆川诗二十首,写得好的作品比较少,更多的诗显得粗糙。
不过,裴迪诗与王维诗的着力点相似,都想表达栖居、游览之情景的神韵。总体来看,裴迪的二十首诗基本上也想表达“道”层面的东西,他自己就说“日与道相亲”,又说“还同庄雯乐”,只是表达得直率,不像王维诗含蓄而味厚。
钱起的诗也有神思:“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但味道要淡薄一些。钱起这一组诗的构境,从他的选题就开始了。“古藤”、“药圃”等题目的选定已然是一个取象的过程,在每一个“象”下又寄一首五言绝句以精细刻画诗境的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砖石。
因此,他的这些绝句更像是给每一个意象再来一次速写。如果要画出《鹿柴》、《辛夷坞》、《鸟鸣涧》、《竹里馆》,除了画出诗中所说的意象之外还要极多的笔墨去烘托诗的神韵,使人难以下笔。
要画出《古藤》、《药圃》、《窗里山》、《池上亭》却不必要那么多,这像是山水画和铅笔速写之间的区别。
但是,如果要按王维的诗去画辆川别业是画不出来的,每首诗都自成境界,而钱起的二十二首诗则互相环抱,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描摹出来,因为整体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己经由一幅速写交代清楚。
钱起之外,顾况也有《临平坞杂题》十四首,堪与钱起并轨,其艺术特征也与钱起相似,相对于王维,顾况和钱起一样选择的着力点更为细小,也更为新奇。戴叔伦的四首咏物诗写的应该也是居处周围的物象,它们具有咏物诗的性质,每一首诗都突出表现物象身上具备的品质。
这四首诗既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其实它们相对于前面所引的五言绝句来说就多了道出物象品质的最后一联,相对于五律来说又少了平常用事以开拓诗境的一联,仍然像是有所寓意的“速写”。
韦应物也有数首以“对…”为诗题、郡斋闲居时所作的诗,其中《对残灯》、《对芳蹲》、《对新董》等数首也十分简洁,纯以勾勒之笔为之,与钱、顾诸人笔法相似。不过他所作诸诗并非组诗,或为五古,或为杂言,相对来说写作得比较随性,只是诗题显得比较整齐。
这些诗人虽然继承着王维、裴迪《惘川集》的诗意栖居的传统,但大历诗人眼中的“诗意”又与王、裴有所不同。上述钱、顾等人都偏爱在细微之处寻找、发现诗意,取象构境都围绕着这些细小的诗意进行,他们很少在短小的篇幅内试图铺开大的画卷。
因此,他们诗中的意境也就显得小而精,同样是诗意地栖居,他们的栖居就显得更为亲切,缺少了形而上的天人合一,多了些吏隐的生活趣味。
王建诗的特征
贞元诗人王建也作有《原上新居十三首》,他的写法又较大历诗人有所损益。语言上,王建诗显得更老成、更古质,像“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家贫憧仆瘦,春冷菜蔬焦”、“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等语句都与前辈诗人风格不同。
内容上,王建生活比较贫苦,虽搬入新居,亦“终日忧衣食,何由脱此身”、“乍得新蔬菜,朝盘忽觉奢”,与王、裴、钱、顾诸诗人相去甚远。不过,尽管生活贫苦,王建仍然在简单的生活中追求诗意。
植果、求药、看山、散步,都是诗人善于从生活中获得乐趣的表现。“门前粉壁上,书著县官名”这一细节的捕捉更是使人解颐。王建诗虽然略微加强了叙述性、减少了构境的分量,但他仍旧极为重视诗意的捕捉。士风、诗风的双重变化带来了王建在这类诗上相对于大历诗人的改变。
大历诗的独特面貌
大历诗诗境构造的面貌建立在诗人的人生经验、审美眼光的基础之上,这种独特的面貌有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对雨”还是“匹马”都是出于诗人自觉的选择。
选择“对雨”,因为许多大历诗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也认同“对雨”的诗意;选择“匹马”,因为他们都被“匹马”所寓意的孤独、劳苦所触动,又认同其凝练的形式;描绘自己居住的家园,因为那是他们精神的栖息地。
大历诗人的人生经验、审美眼光是独特的,其诗境构造的面貌也同样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首先,取象构境极其注重画面感,所取之象范围较狭,因此出现了很多诗的“速写”。凝练的诗笔、精致的诗境成为了当时所流行的审美趣味。注重画面感的诗歌风格在开天诗坛巨擎王维的笔下就己经有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了。
这就是两代诗风之间的不同。大历诗相对开天时期来说,意境更为精致,放弃了一部分神韵换来更多的真实画面。王维显然不写这样的诗,他自己有“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工整凝练,内含理路,脍炙人口。
钱起的这四句诗一共也就写了翠鸟捕鱼的一个瞬间,把这个瞬间写得生动有致。人的神思被真正潜藏,展现出的是自然的理致。钱起对于细微物象的观察犹胜王维,只不过诗才稍欠,所以他的诗没有王维的精彩。
开天诗人中,很少有善于“速写”的诗人。王维虽然有许多精彩的五绝,但并非“速写”,而是神韵丰富、内容充实的作品。
杜甫是唐诗集大成者,他有一些巧妙的“速写”,作为开天与大历两个诗歌时代之间的伟大诗人,杜甫对唐诗所作的突破也意味着两个时代交接前进的方向。
其二,意境与心境相契。建安以来,讲究“风骨”的诗歌一向重视情志的表达,这也成为盛唐诗歌风气的主流。安史之乱以来,缘情而发的作品当然很多,但痛定思痛,家国、人生等各种现实问题逼迫诗人约束自己的悲伤以免沉缅其中,无法自拔。
然而萧索的心境毕竟难以改变,于是形成了一幅复杂的图景:诗人们在某些诗中哀毁过度,在某些诗中显得醉生梦死,更在某些诗中突然云淡风轻。
有一些诗句就像是诗人带着的假面,需要拨开才能看到真相。例如上引韦应物诗《滁州西洞》,诗人的主体在“独怜”二字之后就慢慢消退,透露出的情感也随着“上有”归于极端平淡,但最后两句所描绘的情景中又潜藏着诗人孤寂、怅然若失的表达。
韦应物在有的出游作品中显示出他前呼后拥的游玩场景,而在这首诗中却要把自己都淡化掉,两相对较,他出牧滁州之后的心理变化也可见一斑。
结语
大历诗的这种独特视角后来被许多诗人运用在他们的诗中,例如李贺、李商隐。诗笔的凝练是这一时期构境的一大特征,也是唐诗发展的必然。诗人们对律绝体裁的不断摸索、创作累积了大量经验,使诗歌语言更讲究精致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