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2—23日,由我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主办的首届人类学与国别区域研究论坛“日常生活与变动中的世界秩序:人类学与国别区域研究的对话”在厦门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5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推进中国人类学与国别区域研究,提升中国人类学海外研究的问题意识,加强资*功能,围绕国别区域研究的新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张先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李明欢教授分别致辞。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龚浩群教授主持开幕式。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龚浩群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开场致辞中张先清指出,林惠祥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厦门大学应当开展南洋研究,林先生不仅是厦门大学人类学学科的创始人,还曾在厦大南洋研究所成立之初担任副所长,本次会议很好地延续了厦门大学的学科传统,从多学科的角度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国别研究付诸实践。张先清教授还代表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向会议合办方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
张先清教授开场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教授致辞时表示,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以来,我国在国别与区域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距离国家战略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入耕耘;而国别区域研究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如何把不同学科、不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国别区域研究深入发展,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首届人类学与国别区域研究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为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袁征教授致辞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李明欢教授致辞时认为,高丙中教授团队为中国海外民族志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刘鸿武院长在浙江师范大学带出了一支专注非洲研究的学科队伍,当代的中国学者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具备了较高的学术起点,期待青年才俊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李明欢教授还分享了她初到阿姆斯特丹大学留学的故事,讲述了30多年来她没有停止过行走前进的脚步、没有闭上过观察日常生活的眼光,也没有停止过关于世界秩序变动的思考,以“永不停止学术脚步”的精神鼓舞了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李明欢教授致辞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丙中教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特聘教授高畅(AugustinF.C.Holl)分别作主旨发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徐薇研究员主持主旨发言。
刘鸿武教授为大会作题为《人类学与区域国别之学的协同创新发展——我的经历与体会》的主旨发言。刘鸿武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文明发展时空意识的古老国家,在中华传统学术中,有深厚的人类学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实践传统。当代中国人类学在“器”的层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道”的层面还有待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区域性”“专题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强调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还面临着注入缺乏长期性、系统化的古典研究、基础研究的支撑,以及专业化的学科学位建设与人才培养平台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刘鸿武提出要深刻把我国别区域研究,需要发挥人类学的基础战略地位;系统推进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强调“专业+外语”;重视跨学科专业人才整合机制的探讨,以“十年十个一”方法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
刘鸿武教授作主旨发言
高丙中教授为大会作题为《“人-际”、“族-际”、“国-际”:关于世界社会研究的基本范畴的反思》的主旨发言。高丙中表示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体制里面是一种弱势的状态,“弱人类学”反映了“弱社会科学”。现在人类学领域里存在诸如“大概念多,小概念少”“无感的概念多,有感的人物少”等问题。人类学对整个社会科学贡献是为其提供最基本的事实,既要“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