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寻油找气一线
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8月22日
中国地质学会陆续公布
第三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和
第五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
获奖者名单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何书梅获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公司王仁冲、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政军、东方物探张宏伟获金罗盘奖。
祝贺他们!
何书梅在研究开发方案
何书梅长期致力于油气田开发技术攻关,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股份公司级、油田公司级科研项目40余项,创新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方案编制、水平井优化设计及实施技术,研发驱替—动用协同的渗流场精细调控提高采收率技术,形成包含地质体刻画、油藏模型构建、提高采收率、方案编制与实施发明专利系列,推动油田开发技术升级,开辟老油田效益稳产新途径。其技术成果指导编制各类方案百余个,支撑“双高”老油田持续效益稳产,为大港油田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2项,发表论文38篇,软件著作权5项,授权发明专利9件,获评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仁冲在海外项目工作现场
王仁冲长年坚持在非洲乍得项目从事石油地质勘探部署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工作。年以来,他多次深入油田野外第一线,为乍得邦戈尔盆地高产高丰度油田和花岗岩潜山油藏的勘探发现作出积极贡献。他发表论文10余篇(AAPG2篇,SCI/EI6篇),发明专利2项,先后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局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特殊贡献奖2项,荣获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十二五”海外油气勘探先进个人、优秀储量工作者、海外优秀员工、海外勘探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政军(左二)与团队成员讨论研究方案
王政军长期在油田一线从事基础研究和油气勘查工作,在烃源岩评价与分布预测、油气成因与油气源、混源气藏识别与混源比例定量评价、优势储层形成机制与控储模式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支撑高勘探程度小凹陷南堡凹陷斜坡带和洼陷带深层发现了两个千万吨级火山碎屑沉积岩凝析气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主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公司项目1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7篇(SCI、EI18篇),参编专著2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奖2项,市厅级科学技术奖19项,个人获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创新奖等荣誉。
张宏伟(右三)和技术人员一起探讨技术问题
多年来,张宏伟辗转多个探区开展地震地质勘探与油气资源勘查工作。他带领处理解释一体化团队在老油区构建了“高弯度曲流河岩性”、“晚盛型凹陷多层系叠合”等成藏新模式,创新发展了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碳酸岩潜山非均质储层预测和方位各向异性速度差断层识别等技术,助力油田在老区斜坡带、潜山领域和老区新凹陷取得多项勘探新发现。同时,针对新区,他提出“深部资源丰富、储层物性好、临洼富集”地质新认识,为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张宏伟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公司级科技进步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起草标准1项,合作出版专著4部,发表国际、国内技术论文22篇,获河北石油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10名,旨在表彰奖励在地学科研和生产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科技工作者。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人,旨在鼓励野外一线青年地质工作者热爱地质事业,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注重实效,奋发进取,勇创一流。
此外,中国地质学会还公布了首批地质工作诚信单位名单,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入选。
助力端稳能源饭碗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油
奋楫笃行
记者
陈钦强
素材提供
潘文龙崔茉马超净新苗谭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