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历史溯源
TUhjnbcbe - 2025/3/7 18:38: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第一章:猩球崛起

正所谓多难兴邦,如今人类的始祖--猿人,在当年由于体格相对弱小,无法与占据山林中心的同类争夺领地,只能生活在山林与平原交界、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大约距今万年前,气候的变化,使得山林面积进一步缩小,猿人被迫转移到平原生活,艰苦的谋生之路,反而使得上下肢分工加速进化。慢慢地,他们更习惯直立着行进,而腾出的双手变得十分灵活,并学会了利用石块、木棍来协助自己获取猎物,甚至还学会了利用猎物的遗骸和皮毛做工具和抵御风雨。他们的大脑容量和结构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褶皱也越来越多,使他们越来越聪明,记忆力也越来越强。

群居的习惯使得知识更容易被一代代传承和发展,因此他们掌握的石器的使用以及渔猎技术的使用一代代传了下去,并不断被后来者改进。在现代人眼里,这些东西是如此粗陋不堪,但在当时的世界里,这些技术的存在,如同持枪者面对赤手空拳的,其优势使得猿人这种哺乳动物注定要成长为占领整个蓝色星球的统治阶级。

就这样,到大约二百万年前,猿人已经进化到远超他们的远房兄弟--各种类人猿的水平了。现在我们一般将这些成功进化的猿人称为“能人”。与其它所有哺乳动物不同,能人没有“发情期”,可以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停地繁殖。加上其在食物链的高层,其繁衍速度相当惊人。从这时起,种群扩张、气候变化以及对食物的渴求,使得能人们从原本的栖息地东非(即现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苏丹、乍得一带)开始向当时气候更加温和、动植物种类更丰富的旧大陆范围大规模迁徙扩散。由于其异于其它物种的学习创新能力,也使得其获取猎物的能力愈发强大。用了不到一百万年的时间里,其生活范围已经遍布亚欧非大陆。

这时的各个能人群体,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气候,也开始了基因上的突变,各个族群的差异开始变大,生存能力也开始有了高下之分。有的群体开始在固定的巢穴附近活动,也有的保持游荡寻猎的习惯,原始的冲突结局往往十分惨烈,失败的一方不但会被族灭,还会被当成食物。为了族群能繁衍下去,相近的能人族群开始依靠血缘关系扩大其规模,这使得其开始出现了内部分工和组织,首领不再是原本单纯的“猴王”,而是要安排族群采集、狩猎、捕鱼等多种工作,以及如何寻找更好的栖息地,语言的萌芽也因此产生。

在距今五十万年前左右,亚洲、欧洲、非洲的能人数已经达到了非常可观的数字,这使得我们在几十万年后,依旧能从各个地方发掘出他们的遗迹。像比较有名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北京人、丹尼索瓦人等等等等,都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智力水平,能够组织起严密的围猎,石器、木器的制造趋于精细,并学会了对火的使用,逐步产生了熟食的习惯。自从摆脱了对火的恐惧,能人已经彻底与野生动物决裂,向未来的文明不可逆地迈出了步伐,因此也被称为古智人或早期智人。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这么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可能现在的世界上会有很多种“人”,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范围可能只局限于非洲东部,更大的可能是达不到现在的科技发展程度。只有逆境的砥砺,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的进化与发展。

相对于浩渺宇宙,人类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即便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极其稀有的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星球,一个小小的地质变化,也足以让我们面临灭顶之灾。由大陆板块移动造成的火山爆发、地震、洋流变化,往往隔十万年就会使地球各处的温度发生巨变,也就是所谓的冰河期。

在距今十五万年前,当时最富饶的东非地区,尼罗河沿着东非大裂谷横贯而下,给两岸带来勃勃生机。这里就是人类的伊甸园,现代人的祖先--现代智人正盘踞于此。由于进化出比其他动物更好的发声系统,他们能够发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所以慢慢形成了今天各种语言的前身--智人话。这种较为成熟的语言,使得他们拥有强于其他一切生物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对知识的传承能力,智力上迅速提高,也彻底和猿分道扬镳而无限接近于现代人了。很快现代智人就在生存竞争中取得了优势,而同一地区的其他能人则在历史中消失了,很可能是败于智人的围猎,或者被驱赶到贫瘠之地最终衰亡。

即便如此,当距今7.3万年前地球出现一个起因不明的小小冰期时,就险些彻底埋葬了人类的祖先。全球性降温带来的极端气候以及中间突发回暖带来的洪水,对于当时生产能力极为原始的现代智人来讲,就是神灵的惩罚。现代智人的数量急剧下降,据遗传学家估算,当时的育龄人口应该不到万人,可以说到了濒危程度,

但也正是这场灾难,导致现代智人开始了人类各种族第一次大扩散,也使他们踏上了征服全球的扩张之路。以东非高原为中心,主要分成南、北、东三支,在今后的几万年里,分别发展成为黑色、白色和黄色三大人种(这一点在后面我们会更详细的描述)。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冰期称为“创世冰期”。

创世冰期时,由于平均气温下降了十到二十度,东非高原变得寒冷,现代智人由于食物的缺乏,不得从高原向更温暖的低处迁徙以求生存由于北面有散哈拉沙漠,尽管当时面积没有现在这么大,但对当时的智人来讲,也是无法逾越的不毛之地。所以当时占据核心地带--河西地带的最强大的族群选择了向温暖的南方移动,并在今天的刚果、中非附近再次分发散性向东西南扩散开。最终演变成今天的班图等西南非洲黑人族系。时至今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部、南部的主要居民仍是他们。在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被贩卖到美洲的黑奴也大都出于这里。这一支拥有人类最强的短跑基因,以至于目前的短跑记录基本都出自其后裔。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最高大、耐力最好的智人留在了相对情况好一些的东非高原河东地区,后来其中部分沿着非洲东海岸北上南下,这一支形成了如今苏丹等东部非洲黑人族系,所以这一支目前拥有人类最强的长跑基因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趣的是,尽管现代智人是为了追求生存而开始向全球的迁徙,但生存条件太好反而会成为文明科技发展的阻碍。创世冰期只持续了大约三千年,很快地球又恢复到基本正常的状态。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都处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物种丰富,因此迁徙于此的各种黑人族群获得生存相对很容易。加上这部分地区相对隔绝,当时没有外来文化的入侵,所以除了在繁殖能力上有所提高外,整体上文明科技程度没有太大的提高。当几万年后白种人在十五世纪开始入侵之时,当地人还处于没有文字、没有织布技术、没有金属冶炼技术、没有农业技术、甚至没有车轮、没有锯子的极为原始的状态。即便其所谓最辉煌的贝宁文明、马里文明、津巴布韦文明,与同期的美洲文明相比都有天壤之别。只是在长期狩猎与部落战争中,保存了其强大的运动基因。做为原本现代智人中最强大的一支,混成今天这个样子,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创世冰期时位于东非高原北部相对边缘地带的,是今天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祖先。可能由于当时的实力较弱,因此他们维持生存不仅要靠狩猎,还需要大量采集植物果实、块茎、嫩叶以及种子等作为补充。当气候变化将他们驱赶下山后,他们主要分成了两大支,一支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越过第一瀑布,到达尼罗河入海的三角洲。但此时的智人还不适应低洼潮湿洪水泛滥的环境,因此一部分向西而去并最终形成了北非的柏柏尔人的祖先,另外的则跨过沼泽从西奈半岛进入中东地区,并进一步扩散占领了阿拉伯高原、土耳其高原和伊朗高原。当时这里的气候要比现在温和湿润,因此这些现代智人以此为中心,开始了新一轮繁衍和进化,形成了今天白种人的祖先,直到人类第二次大分散。

还有一支基本上沿着非洲东海岸北上,但在红海西岸附近遇到了白种智人的阻挡或驱赶。这部分现代智人当时已经掌握了初级的水上航行技术,于是在今天的也门和吉布提之间的曼德海峡离开了非洲进入了阿拉伯半岛。在这里,他们有少部分与白种人的祖先发生了融合,其余部分则沿着海岸线迁徙来到了印度河流域,在此处他们有的继续沿海岸线前行,几万年后已经进入了今天的中国南方,甚至到达了太平洋诸岛,进化成为南岛族系的现代人(也有棕种人这个称呼)。主要的族系则留在了今天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更北的河中地区,形成了黄种人的祖先,直到人类史上的第二次大分散。

在约六万年前,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大扩散暂时告一段落,现代智人的三大支开始了各自的势力扩张。据古人类学家推算,扩散初期到达亚欧大陆的两支现代智人不超过一万人,每个小群落也就是几十人的规模,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当时遍布各地的古智人。尽管智力上高出一筹,但当时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使智人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在此后的三、四万年时间里,智人和古智人处于一种共存的状态,直到距今两万多年前开始的人类第二次大扩散,所以可以称之为“蛮荒时代”。

鉴于二者之间遗传分蘖并不久远,还没有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现代智人在征服古智人的缓慢过程中,也吸收了这些近亲的部分基因。例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甚至克洛维斯人的基因,在现代人身上都有体现。而非洲的俾格米人、亚洲的尼格利陀人等则与其它人种有很大区别,只是还不知道是与其它古智人杂交的原因,还是仅仅因为地理封闭近亲繁殖的结果。

在这漫长的蛮荒时代,现代智人的增长和扩散不乏起起落落。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猛兽攻击以及种群之间的战斗,使得现代智人的自然增长率并不很高。但几万年的时间,也足以使他们在亚欧非大陆的众多地区形成了自己的领地。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生活环境导致的“优胜劣汰”,现代智人的体毛开始褪去变得稀疏,肤色、外貌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纬度地区生活的,皮肤为多吸收紫外线开始变白,鼻梁为抵御寒冷空气变高,低纬度地区则相反,肤色开始变黑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鼻子扁平更适应呼吸暖湿空气。

与此同时,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语言也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绝,开始了各自不同的进化。就如同巴别塔传说里讲的,原本大家讲的都是很接近的智人语,经过大约四万年的发展后,不同族群之间的语言已经完全不同。因此,现代智人开始以语言作为分类的基础,逐步发展起由几个、几十个、几百个种群聚合而成的大团伙,我们称之为部落。部落的形成,增强了群体的生存和战斗能力,社会分工和阶级也开始形成。而操相同语言的部落甚至会结成部落联盟,因此产生了部落首领,国家的萌芽也开始诞生。也是从这时起,人类开始了用语言来区分种群的习惯。

1
查看完整版本: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历史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