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如果全球对外贸易全部停止,哪个国家能实现
TUhjnbcbe - 2025/3/11 18:08:00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对外贸易全部停止,那么各国经济运行模式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内循环”。

在“内循环”模式下能实现自给自足的国家并不多,即便在几乎没有对外贸易的农耕时代全球也养活了几亿的人口,但随着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如今仅5%国家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如果上升到生活水平依然“有滋有味”不至于退步太多,那么全球能实现自给自足的国家就更少了,估计只有6个国家能真正实现。

人的第一需求是物质,也就是“生存”;第二需求是精神上的富足。基于此,倘若要实现自给自足,农业是基础、工业是加持、服务业是升华,三大产业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首先,倘若只有农业,那么生存下去完全没有问题,至少能“果腹”,而即便“果腹”这一基本需求,全球也少有国家能实现。

比如塞拉利昂是农业比重最高的国家,农业是该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60%的居民从事农业,水稻是主产农作物。但即便如此,粮食依然不能自给,倘若不能进口粮食,居民会吃不饱饭,更别谈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了。

联合国给出的数据是全球仅5%国家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也就是10个国家左右。从“世界10大粮食出口国”的名单来看,恐怕只有美国、巴西、中国、加拿大、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能在贸易停止的前提下勉强实现“果腹”。当然,倘若真到了贸易停止的地步,有些国家的自给能力能开发出来,比如地广人稀的俄罗斯,粮食自给率能达到%。

除了以上11个国家外,即便是农业比重很高的国家也很难自给自足,原因也很现实,或者是人口数量庞大,或者是工业化水平落后,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很难有较大的粮食产出,还得以来粮食进口,比如乍得、利比里亚、尼日尔、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中非等国,他们都是农业比重很高的国家,经济严重依赖于农业,但依然需要粮食进口。

再者,工业对农业有带动作用,同时也是保障生活质量不会太差的产业,这就要求能实现粮食自足的同时要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制造业,这才不至于生活水平退步太大。

从制造业排行榜来看,以上11个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中,

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

居于制造业前15强。

经过“工业”这一轮淘汰,以上6个国家勉强可以在全球贸易停止的大背景下,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

第三,服务业能发展和促进农业、工业的进步,起到润滑的作用,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循环”时必不可少。

以上6个国家中,都有较为发达的服务业,如果优中选优,美国服务业最为发达。

综上,以粮食能自给自足为基础,以制造业对农业的带动为加持,以服务业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为升华,倘若全球贸易停止,短期内生活水平不至于退后太多的恐怕只有中、美、俄、印度、巴西、印尼这六个国家。

当然,这也仅限于“短期内”,从长期来看,一旦全球贸易停止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又会打破这种平衡。

以俄罗斯为例,粮食能实现大规模产出的前提是建立在当下经济模式之下的,即经济依赖于石油、煤炭、木材等自然资源的出口,创汇回到国内再投入到农业上,倘若贸易停止了,那么资源无法出口创汇,从而又会影响农业,能维持多久的“自给自足”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见,即便是工农业、服务业发达的几个大国,也不敢完全保证在全球贸易停止的大背景下能长期“自给自足”,更别说其他一些小国了,尤其是那些淡水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比如中东的科威特、太平洋岛国瑙鲁,即便是科技水平很高的以色列,淡水也需要进化,倘若贸易停止,恐怕要多加几套淡化系统了。

别看一些国家“富得流水”,比如中东沙特、科威特等石油大国,平常看上去挥金如土,一旦中断了全球贸易,连基本的粮食都难以实现自足。如果贸易停止,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这些资源型国家,这也正是为什么各国都在谋求粮食安全、谋求工业门类尽量齐全的原因所在。

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全球贸易一旦停止,对任何一个国家的负面影响都是极大的,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独善其身,这也就是为什么成立世贸组织、北美贸易区、上合、欧盟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原因所在。

只有在贸易全球化的架构内,全球各国才能互通有无,从而谋求经济发展、谋求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和富足。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全球对外贸易全部停止,哪个国家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