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新增3例境外输入病例
市卫健委今早(13)通报:
10月12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3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4例,其中来自菲律宾1例,来自乍得1例,来自克罗地亚1例,来自瑞士1例。
病例1为捷克籍,在捷克生活,10月8日自捷克出发,经芬兰转机后于10月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美国籍,在美国生活,10月8日自美国出发,10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美国籍,在英国留学,10月9日自英国出发,10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3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10月12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10月1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例,在院治疗64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7例。
截至10月12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10月12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0例。
青岛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如非必要,近期请勿前往
目前,青岛市已启动全员检测方案,社区检测正在加快推进,计划5天内对全市检测全覆盖。
残联君在这里也提醒大家
近期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要前往青岛旅行及出差。近14天内有前往过青岛或者与相关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朋友,请注意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及时排查。
上海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
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
上海12日晚发布信息,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
?全面排查近14日内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
?今日零时起,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免费实行2次新冠病*核酸检测。
因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青岛·上合国家客厅启用仪式延期举行。上合博览会此前原定于本月16日-18日在山东青岛胶州举行。
上海9月底提前
建成家市民智慧健康驿站
上海市卫健委透露,至9月底,全市提前建成家智慧健康驿站,超额完成实事项目建设任务。至此,本市已建成家智慧健康驿站,基本覆盖了各街镇。
据了解
居民可前往就近的智慧健康驿站,凭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进行智能身份识别,自动新建或调用居民健康账户,在智慧健康驿站内,居民可自主选择获得11项自助健康检测、11项自助体质检测和15项健康量表自评服务。
警惕!这类疾病致残率超50%
关节炎是各种类型关节炎性疾病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关节炎并不是老年病,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罹患此病。
有关资料显示,关节炎在我国的总发病率约为13%,致残率超过50%。医务人员指出,关节炎与一些不良生活的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不注意保暖。在冷风中露脚踝、穿露脚背的鞋子等,易导致滑膜炎、膝关节炎等。
■常穿高跟鞋,导致膝关节磨损。
■缺乏锻炼。多数白领上下班乘车、坐电梯,周末多用来加班或睡懒觉,很少锻炼,骨骼、关节、肌肉强度不够,肥胖者更是如此。
■运动不当造成损伤,无节制登山导致软骨过度磨损。
■青少年长时间伏案写作业,脊柱压力大,过早引发关节劳损。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即将亮相
据记者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个人信息保护法将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保障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各项权利,强化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职责,并设置严格的法律责任。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拟下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12日介绍,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经会同有关方面反复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解放日报、劳动报、申工社等
图文编辑:上海市残联融媒体编辑部
精彩回顾
残联君祝大家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他们,真的很幸福!
残疾人、老年人……这些好消息和你们有关!60-69周岁老人本月可享半价优惠!明年年底前再增7大“跨省通办”事项!玩非遗皮影戏,让他们有了这些变化
上海市残联融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