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非洲撒哈拉,长城钻探GW40队和GW41队在乍得的钻井现场,两台吨北石顶驱傲立在蓝天白云下。
“听说这两台新顶驱,搬家时不需要拆甩,是先进的快搬设备。”“设备是够新,够庞大,就是不知道这两台大吨位的家伙,干起活来功效咋样。”“一开钻就知道了,用着看吧!”井场作业人员你一言他一语地议论着。
蓄势待发早在今年4月,伴随着国际油价复苏,长城钻探乍得项目率先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角,GW40队和GW41队两部新钻机迎来首次启动。这是一台ZJ50DBS自动化钻机,配备了铁架工、液压猫道、顶驱、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井场两台崭新的北石顶驱,被顶驱员工骄傲地称为“乍得双子星”。
顶驱“乍得双子星”闪亮登场
得到启动消息后,早就铆足了干劲儿的顶驱员工第一时间与井队汇合,奔赴现场,即刻投入到两台顶驱紧张有序的启动作业中。
4月的非洲骄阳似火,白天平均气温40℃以上,现场员工的工作服不知道湿了多少回,又干了多少回。一簇簇白色的盐渍好似盐花,开遍了那身石油红工服。此时此刻,新冠疫情还在非洲蔓延,员工们因长时间佩戴口罩,每个人的脸上都晒出了“黑白分明”的清晰印迹。这浑身的盐渍与满脸的晒痕,无不显示出海外长城人的坚韧与不易。
队伍启动初期急需人手。已坚守海外5个多月的顶驱工程师耿迪二话不说,自告奋勇从其他队抽调到GW41队,投入到紧张的启动工序中来。
顶驱员工保养冲管,加注齿轮油
机电设备功能越多,故障率也就会随之增多。尤其又是新设备,经过长途运输,加之现场恶劣的工作环境,在安装和调试中,问题与困难接踵而来。
两部新顶驱的安装工艺有别于以往顶驱,需要在井架立起之前安装顶驱本体和导轨,还要把导轨固定在井架上;安装顶驱电缆时,由于挂板原设计位置不合适,电缆下部距离钻台面过近,需重新调整安装高度,以避免挂板与井架互相干涉;顶驱滑车采用的是耐磨套,需在井架立起之前,预先在导轨上涂抹好*油,员工必须在距离地面4米高的镂空井架上作业。
在设备现场运行调试过程中,发现顶驱没有立柱上跳功能,联系厂家得知是PLC程序设计问题,厂家建议让倒班人员携带PLC内存卡到现场。顶驱现场工程师听后当机立断,决定与厂家进行远程操控,修改程序,顺利恢复了立柱上跳功能,为项目顺利启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检查液压吊卡,涂抹丝扣油
安装完成后,员工们对顶驱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油量情况、电缆情况、井口居中情况,乃至每个细小的螺丝、每处细微的锁线,都一丝不苟。每处保养点都要进行细致保养,丝毫不敢懈怠。刚从乍得外围区块完成作业任务,返回罗尼尔油区的顶驱员工李想,GW40队的张野,GW41的耿迪,克服重重困难,先后解决了液压吊卡自动翻转、立柱上跳压力过大、吊环倾斜液缸不同步等问题,赶在开钻前,及时更换了受到磨损的UPS电池和保护接头。
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井队供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终于可以上电调试顶驱了。上电、启动,各个模块工作正常,空调工作正常,顶驱所有功能调试正常。
初露锋芒7月2日,乍得当地时间上午9点,随着井场柴油机与顶驱风机发出铿锵有力的轰鸣声,GW41队承钻的LaneaE2-30井顺利开钻成功,"乍得双子星"果然不负众望,开钻后运行平稳正常。
钻井过程中,甲方领导到现场观察接立柱作业,对顶驱设备运行保养情况以及顶驱员工的敬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认可。截至7月11日,GW40队与GW41队相继完钻,顶驱“乍得双子星”凭借先进的设备和优秀的团队,各自圆满完成了第一口井的生产任务,赢得了甲方的好评。
甲方领导到现场察看钻进情况
任重道远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稳定,长城钻探乍得项目部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复工复产已见成效。乍得沙拉玛特地区是中国石油的重点区块,目前已钻成11口探井,试油产量乐观,未来可期。
沙拉玛特区块是顶驱“乍得双子星”的主战场。顶驱人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乍得双子星”在非洲大地大放异彩,为公司海外市场拿下更多业绩。
猜你喜欢公司召开年中工作会议
6月,长城人牢记“永远的安全生产月”
固井参与成果获cippe展品金奖
作者丨张野李想龚慧君
主编丨张明昭
编辑丨姜辛
信息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