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外籍兵团也是一种获取法国国籍的办法:年龄在17岁半~39岁半之间,持有合法签证皆可参与招募,服役满5年后可申请入籍。
外籍兵团成员来自个国家(俄罗斯、罗马尼亚、中国、马达加斯加、巴西、尼泊尔、日本、塞内加尔、越南、意大利、外蒙古),其中为数不少是东欧人。他们此前的经历多种多样:格斗教练、*人、雇佣兵、自卫队成员、搏击手、历史老师加消防员、低音长号手,经济硕士毕业生等。
"不论出处、不论过往",新兵更换姓名、离开过去:"进了*团,你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你了"。
事实上,在法国外籍*团的中国人最多时有多人。不少人通过服役获得法国国籍,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成员需要经历什么?招募过程十分艰苦,不过这只是个开头:入选后服役绝不会更轻松。首先,在招募中心通过初步申请的人会得到“强制劳役”制服,进入第二轮测试。
法国招募中心分布图
如第二轮测试一切顺利,申请者会被送至总部欧巴涅(Aubagne,“aubagne”有“身处苦役场”之意)。在这里,申请者在劳役同时还需进行体检和面试,向*士阐述自己的背景经历与参*动机。通过此次选拔后,申请者成为外籍兵团一员。然而,一切不过是刚刚开始,接下来有更多的资质测试与训练。新兵紧接着被送往位于卡斯泰尔诺达里(Castelnaudary)的第4步兵团基地。他们得经历4个月训练并获得基本技术证书后,才算真正加入。
位于卡斯泰尔诺达里的第4步兵团基地被士兵们称为“农场”。
新兵训练用残酷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无论已有*事素养高低,所有人必须从零开始:第一阶段(1个月)是高强度的体能和*事训练,例如全副装备行*50公里、搏击、或越野跑。据称,行*途中兵士用唱歌来“保持士气”。不过,“这些歌曲很多不是涉及死亡就是关乎失败”。
新兵有资格带上外籍兵团的白色*用平顶帽。
第二阶段的步枪训练将结束时,新兵会到比利牛斯山的库姆拉克基地学习滑冰、御寒、攀岩技巧。当然,全副武装行*60-70公里是少不了的。
外籍兵团士兵在高寒地区进行训练
在最后一阶段,新兵可使用重型武器,并学习夜间作战、在复杂地形中长时间行*等战术技能。结束时,他们将接受无所不包的监测和评估:公里行*、模拟突袭敌*阵地、实弹射击测试、无线电与机枪等武器的使用。
法国影片《飓风营救》的动作演员在外籍兵团伞降二团的GCP体验生活。
顺利完成三阶段训练后,*旅生涯正式开始了。每个士兵都将加入一个团(共9个)。兵团有许多兵种,包括冲锋步枪兵、特战伞兵、狙击手,两栖蛙人部队队员、工兵,以及装甲兵。他们也许驻扎在法国本土,也许会被派往万里之外的某个法*基地。
新兵中表现优异者会被送到伞兵团。历史上,位于科西嘉岛的第二外籍伞兵团曾为法国四处征战,伤亡惨重。
战场威胁如影随形年7月,法国外籍*团一名士官在马里执勤时,遭遇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这是法*年以来出兵马里阵亡的第9名*人。
椐第一个加入兵团(年)的中国人、来自温州文成县的胡永多回忆,他随兵团去法国大溪地群岛原子弹基地执行任务,之后进入黎巴嫩维和。在一次大轰炸中,他背着被炸伤的平民冲过了轰炸地段。还有一次在非洲乍得执行任务时,他靠着的树干连中三枪,心有余悸。
年1月,五名外籍兵团工兵团士兵在阿尔卑斯山进行山地战训练时遇雪崩死亡,另有六名士兵受伤。
没完没了的艰苦训练与强迫劳役,是不少人离开的原因。此外,喜欢施加体罚的教官并不鲜见,连已服役几年的老兵都决定弃团。据年加入兵团的华侨商人徐哲回忆,为了考验反应能力,教官会在半夜趁士兵熟睡将模拟炸弹扔进*营。因此,克服孤独、苦苦坚持到最后,是每个士兵都要过的一关。
巴黎恐怖袭击后,外籍兵团成员在巴黎大街上真枪实弹巡逻。
退伍从商五年期满后,有人选择继续在*中服役,也有人选择退役。早期,原籍温州的华人一度是兵团华人群体中的多数,大多数人退役后从商。据成立于年的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网站信息显示,会员事业涉及服装、贸易、旅游、餐饮、房地产等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多事业有成。
年6月举行的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协会换届典礼。
如今,退伍*人中的佼佼者在法国组织旅游安保公司、在菲律宾开办战术射击体验中心、或是经营法国葡萄酒贸易。
迁徙的故事选择加入兵团,大致包括获得法国国籍、热爱*旅生涯、展开新生活等动机。每个加入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并且均不缺乏勇气。当然,如果拥有更多可能(留学就业、投资、经商),加入兵团并不是个安稳选择。士兵们离开家人、离开一切熟悉的环境,投身于不容喘息、危险从未消失的*旅生涯。人们主动或被动地脱离原有轨道、向外流动、迁移,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在的现象。个人像可忽视的原子一样,背负条“裸命”在荒原踽踽独行。就像顾玉玲在《回家》中写道,虽然迁移者们“大多盘算过利害,不是无目的的迁移,也不是被国际局势推拉的、无自主意识的可怜虫”,拥有改变环境的勇气,但是“客观筹码何其有限,*输者众”。即使输了还是要前进,因为停滞只能沉沦。所以,就这么寄希望于“裸命”的自发力量,暂用意志修饰不完美的现状,努力地改变已有的利益分配。毕竟,无论是空间意义上的家,还是精神家园,我们如今都难再返回。(欧洲时报/杨雨晗)
编辑:乐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