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张谊生评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TUhjnbcbe - 2022/4/22 20:2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957719611034263&wfr=spider&for=pc

在国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大学,尤其是有影响的大学都逐渐建立起独立的语言学系,这种语言学系的研究工作不是以某个语种来划界的,而是对世界上各种语言,只要有语言学理论价值的,都放在研究的视野范围内,因此它的理论成果比较容易走到语言学的前沿。而我们的研究,往往是首先局限在某些具体的语种里边,难以走到语言学的最前沿。这是我一直深感缺憾的。

——刘丹青

引自《语言文字周报》年专访文章《努力推进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访语言学家刘丹青教授》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第二版

年4月出版

作者: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

“我们相信,随着《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修订后的第二版问世,肯定能够为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并且为汉语研究与世界语言研究全面接轨,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谊生

引自张谊生教授发表于《中华读书报》年5月10日第16版的书评文章。感谢《中华读书报》授权转载。以下为书评全文,阅读时长约15分钟。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指明了一条汉语语法调查研究的新途径

张谊生

刘丹青先生所著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是一本基于科姆里(BERNARDCOMRIE)和史密斯(NORVALSMITH)所编制的《LINGUA版语言描写性研究问卷》(,刘丹青、吴可颖译)原著,结合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其他多种语言的有效语料,将调查问卷具体化为对各个有价值语法项目细致而深入的说明,进而用于指导语法调查研究的导读手册。

众所周知,刘丹青先生长期致力于汉语和方言语法以及类型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理论探讨与新领域的开拓,着力将各种现代语言学理念引入国内语言研究;其语言研究早已从跨方言的语法研究拓展到类型学视角的跨语言、跨流派的综合性研究,研究的对象覆盖古今汉语及吴、粤、徽、江淮等几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乃至外国语言。这一系列语言学方面的积累,已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无疑也为这本著作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在《手册》引入语法调查的新框架之前,国内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缺乏全方位、成系统、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与体系,诸多语言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在汉语和民族语内部可以得到看似较为恰当的解释,如补语的句法属性、复句的偏正与联合的划分等,然而放之于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的背景下,却又很难言之凿凿,有些甚至显得格格不入。

在《手册》问世之前,许多属于汉语特点的语言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揭示,有相当一些语言现象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者而言,可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如汉语普通话虽是SVO型语言,但关系从句却常在中心语之前;介词在特定情况下还允许“悬空”;句法位置中也有不符合联系项居中原则等。诸多语言现象受限于研究视野和框架而未能纳入世界语言的共性之中,因而割裂了汉语、少数民族语言与世界其他语言的内在联系,有时难以窥一斑知全豹。

再比如,国内语法学界历来重视前置介词、连词的研究,而后置介词、后置连词等现象则难以合理地纳入到语法体系中,多以“助词”这一模糊的概念来冠名;而助词其实是前语法概念,是汉语虚词划分中剩余词的收容所,内部是一个非均质的大杂烩,笼统的以助词冠名会抹杀语言现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割裂了语言的系统性,在当代语言学研究寻求语言共性的大背景下须要进一步深思。

而《手册》介绍引进的“附缀”的理论体系,大大加深了汉语虚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解决了独立的虚词发展为词缀这一中间地带的划界问题,尤其指出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谊生评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