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03年外交部体检,医生发现外交官曾中
TUhjnbcbe - 2022/9/16 21:11:00

年秋天,一个蔚蓝晴天下,外交部大院内工作人员熙熙攘攘,他们正在接受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

突然,照X光的医生叫住了外交官符华强。

原来,他意外地发现符华强的左肺尖后方位置上有一块金属异物。医院复查,确定这块金属异物是一颗3.5厘米长的弹头。

由此,一桩23年前的往事逐渐揭开……

符华强X光片

优秀的驻外使馆工作人员符华强,自幼聪敏、成绩优异。因被外交部看中,被选派到阿尔及利亚学习法语。

3年后他学成归来,正式进入外交部,先后在非洲司、西欧司以及翻译室等部门工作。20岁的他就被派往了我驻非洲乍得共和国大使馆工作。在这里他曾几度身陷龙潭、出生入死。

年3月,使馆附近爆发了武装冲突。时年23岁的符华强为帮助馆内同事撤离,被流弹击中,就此一颗3.5厘米长的弹头留在了他的体内。

23年后这颗弹头被医生发现、并取了出来。负责主刀的医生甚至激动得语无伦次: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中国驻非洲乍得大使馆

要知道,这枚弹头插入的位置很深,离肺部和脊椎骨太近了,如果不是脊柱横突太过坚硬,弹头就会穿过主动脉,那么符华强同志可能就活不成了。

如果说这在普通人眼中是死里逃生,那么长期生活、工作在“非洲大陆的死亡之心”乍得,更算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时时处处存在着生存的煎熬与死亡的威胁。

非洲乍得

条件险恶却百折不挠,驻非工作艰难开展

都说进入乍得的人,基本没有几个可以安然无恙地走出来。

单是听闻这个“传说”,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而事实也是如此,作为“非洲大陆的死亡之心”,其条件之艰险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从自然条件来看,乍得作为一个非洲内陆国家,全年干旱少雨,有2/3以上的领土都属于撒哈拉沙漠或者半沙漠,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可能性很小。

在乍得境内,根本买不到生活必需的粮食、蔬果和肉类,外交官员们不得不自己开荒种田、自食其力;而出身文职官员的他们,逢年过节还得亲自操刀杀猪。

非洲乍得

他们常年生活、工作在这里,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见一斑:平时顶着四十多度高温工作不说,单是闷热难耐、蚊蝇横飞就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里没有风扇和空调,因为即使是50年后的今天,乍得大多数人也用不起电,更别提当年了。

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外交官们来到这个国家,与乍得境内人民一样,时时处处遭受着生命安全的威胁。

遍地肆虐的伤寒、疟疾和霍乱,再加上频发的饥荒和战乱……,被派往这种地方任职,其处境之艰可窥见一二。

与符华强同志一样,驻乍得的外交官们都有着坚强的、与恶劣环境持续斗争的精神。他们不惧挑战,先后在这里生活、工作长达8年。

符华强

战争频发,使馆人员几度出生入死

年至年,由于乍得南方黑人与北方人民之间有着强烈冲突和矛盾,16年间,乍得国内不时爆发交火和战乱。年,符华强亲历了一场武装战争。

他在追随外交部来到乍得报道的第三天,乍得首都恩加梅纳就突然爆发了战乱。

那是符华强人生第一次听到炮声和枪声,至今他还能回忆起来,炮声是低沉而缓慢的"哄哄",而枪声是清脆而有节奏的"哒哒哒,哒哒哒"。

这真正的战场,就在他们昨天还工作、生活的地方。

几年来,零星的交火竟演变为全面内战,这里的形势也跟着变得愈加险峻。

乍得首都恩加梅纳

乍得时局动荡,一个信念却在所有人心里驻扎了下来:如果打仗,护卫的这一枪势必要打响、打漂亮,绝不能堕了中华民族的国威!

如果打仗,势必身先士卒,轻伤不下火线,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中国。

符华强赴任以来,执守信念。他作为一名外交官,心地光明、无所畏惧。

虽然战乱步步紧逼,但他每次外出执行公务,都能出色完成,他和其他使馆官员一样,将外交官一职担当得勇敢而壮烈。

乍得战乱

年暂时闭馆,驻乍得使馆人员激战中撤离

年3月,一场激烈的*事冲突在使馆附近爆发。我国大使馆距离一方武装组织总部不足米。

流弹横飞,炮弹就像雨点一样发射出去。

只见炮声响处,烟火腾空而起,人们隐约看到不远处一个个溅满血渍的身躯倒了下去。这场交火不分敌我地袭了过来,让使馆大院墙壁上多处布满弹痕,几扇窗户也被击得粉碎。

武装冲突愈演愈烈。随着苏、美、法等国家的大使馆相继撤出,我国大使馆*委部门也决定暂时闭馆,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转移至邻近的喀麦隆。

武装冲突

彼时,青年的符华强接到任务:协助使馆工作人员撤离大使馆。

3月28日,撤离当天乍得*队和地方*又有了新的激战。用于接送工作人员离开的汽车就停在双方交战的火力射程内。

炮弹卷起澎湃气浪,让整个汽车都震得发颤。

弹头碎片裹着浓郁的硝烟气息,肆无忌惮地穿梭在空气中,它们打在汽车的钢板上,发出与金属碰撞的刺耳声音,它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战乱的街头

这场突变使撤离任务顿时陷入僵局。

此时,准备驾车出发的符华强立即招呼车上的同事下车隐蔽,他自己则拿着车钥匙准备留在最后锁车。

谁料刹那间,一串流弹破空袭来,击中了符华强的左耳和背部,符华强当场倒地,失去知觉。

弹头成为“功勋”,在体内一留就是23年

符华强倒地后,有人冲了过来,用手绢捂住符华强的伤口,可符华强仍然血流不止。其他馆员看到符华强倒地,也纷纷不顾危险冲过来帮忙。

只见他眼镜被打飞,全身是血,不省人事,众人赶紧合力迅速将他抬上车,医院进行抢救。

由于符华强浑身血迹斑斑,背上的伤口被挡住了,粗心的法国医生只看到他被打穿的耳朵,背部伤口直接忽略,医生断定他没有太大生命危险,所以只进行了简单包扎。

治疗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符华强自己醒了过来,与同事乘车跋涉,颠簸了多公里,终于从乍得撤退出来。

符华强耳部伤口很快痊愈,背部的伤却始终没有得到治疗。

医院,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无法透视,医生们给出诊断建议:可能当时符华强因耳朵中弹摔倒后,无意间伤到了颈部和脊椎,所以才无法翻身。

就这样,符华强忍着疼痛,带着体内的弹头一起生活、工作,一带就是23年!这枚留在体内的弹头,成为了他身上的一枚“功勋”。

符华强

甘冒生死、鞠躬尽瘁,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年9月,我国外交部全员体检,医护人员发现时任西欧司一等秘书符华强的胸部有一块异物。经过拍片复查,这块异物竟是一颗3.5厘米长的弹头。

于是“中国外交官掩护战友撤离,弹头留在体内23年”的新闻传播开来。符华强的英勇事迹,引起了剧烈轰动和反响。随后这枚锈迹斑斑的弹头终于被取出。这场手术整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这时,已经成为西欧司外交官员的符华强才终于知道了,这些年一直困扰自己的背痛,竟然源自于一枚弹头。

体检

在手术拆线的第二天,符华强不顾医生建议,马不停蹄地跑到外交部的西欧司报道,继续着新一轮的征程。

4年,符华强同志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

年4月—年8月,符华强同志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吉布提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多年来,符华强从不居功自傲,而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在生死关头经受考验、不怕牺牲,又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符华强

这样的英勇事迹,生动体现了外交工作者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的满腔挚爱,充分展示了甘于奉献的可贵品格和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

像符华强同志一样的外交官员们,靠着为祖国鞠躬尽瘁的信念,在云谲波诡的环境中机智斡旋。他们一代接一代地竭力付出,维护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

“青松不舍险峻的峭壁,是因为爱得深重。腊梅不悔开在飞雪的冬晨,是因为爱得赤诚。翠竹不惧凝聚骨节的艰辛,是因为爱得质朴、铁定。”

只有读懂这首名为《信念》的诗,我们才能明白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一名外交官的忠贞信念。

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参考文献

甘于奉献见情操——记外交部中国驻欧盟使团参赞符华强[J].紫光阁.4(08)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3年外交部体检,医生发现外交官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