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江西第17批援乍得医疗队队员我的
TUhjnbcbe - 2022/12/10 21:2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在非洲已经悄然过了7个月,这儿的高温天气总是会给人带来意外,医院的工作也时常给人带来挑战,有时会酒精挥发过多浓度不够,有时二甲苯挥发过多,有时苏木素氧化,有时在简陋的技术室取材取到一半会突然停电,有时为了及时完成工作只好有手机电筒照明……

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最难受的莫过于诊断出许多恶性肿瘤如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软组织肉瘤等等,当地肿瘤恶性比率比国内高出许多,很多患者因为条件有限,只有到医院就诊,因此而错过了治疗良机,拖到最后发展到恶性肿瘤,每每看到这种患者病理切片,内心很难受,如果患者能早点来就诊,病情也不至于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所以我想给乍得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对乍得医务人员及学生们言传身教,悉心指导,给他们示范病理标本的制作及穿刺细胞学的取样,没有多头显微镜就用手机对着显微镜镜头拍照直观的教授他们镜下病理诊断要点,尽管因为我的法语水平无法讲出标准的专业术语需要靠手机来翻译,但他们眼中灼热的求知欲深深地打动了我,一遍一遍为他们详细讲解诊断要点,直到所有人弄明白为止,希望我的努力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改变与提高。

医院服务当地居民外,同时,我们还得为中国驻乍得外交人员、中资机构员工等提供医疗帮助,对在乍返华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因为2-3月份很多回国的航班熔断,4-6月份回国人数激增,每天下午我们都得在驻地为归国华人做新冠肺炎抗原、抗体检测,为保持空气流通,取样场所设置在户外凉亭,在没有空调情况下的非洲下午穿着隔离服全套装备真的犹如蒸桑拿,没几分钟就汗流浃背了,可想到为了能给归国华人们尽快出检测结果,再闷再热也坚持下来了。保障同胞们的健康一直是我们医疗队的使命,在大使馆批准下我们多次前往中资机构为华人华侨接种新冠疫苗、开展送医送药等义诊活动,切实为我国驻外机构、援非企业和人员做好医疗保障,使在乍华人华侨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关怀,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并对改善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工作之余,在这号称“非洲死亡之心”的国度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在出国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初来乍得时,每天凌晨4点多听着窗外穆斯林祷告声而早早的醒来,睁开眼后时常会感受到空气中弥散着沙尘的味道,没错,今天又是一个沙尘暴的天,窗外一片灰蒙蒙,放在门口的鞋子已变成了灰*色,好在我们出门上班都佩戴N95口罩;漱口杯里结的水垢在告诉我这儿的水质很差,即使我们是在首都居住,但平均每天也会停电1-2次,驻地的发电机每天都能派上用场,却因受俄乌战争影响,每次购买发电机用油会被限购;尽管生活上困难重重,但我们现如今都已适应了这的环境,大家闲暇之余会自力更生,驻地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在雨季涨势喜人,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果实很有成就感,我们笑称这是在非洲过农家乐,正是因为有着这种乐天精神,大家才能够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不至于被打倒,这也正是我们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苦的精神所在。

当我们回首往事,青春不白度,时光不白流,加入援外医疗事业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次历练,在这段时间里,省卫健委、医院领导及医疗队的同志们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虽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却仍能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援外医疗工作中去,虽然想念家人与朋友、想念家乡与祖国,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指引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员,我将继承与发扬援外医疗精神,以过硬的*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兢兢业业工作,把思念化作前行的动力,做好援外医疗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扮好中国民间大使角色,为祖国争光,为江西添彩。

作者为中国(江西)第17批援乍得医疗队队员,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医生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

.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江西第17批援乍得医疗队队员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