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历经沧桑的皮囊又岂会是你的本来面目
TUhjnbcbe - 2023/2/6 17:58:00

大都市的郊外,曾有一片长着茂盛树林的矮山,远离尘嚣,放任生长。后来人们由于需求时常砍伐它,虽然树木日夜不停的生长,也有雨露滋润,但是紧接着牛羊又在新生的萌芽中放牧,久而久之,终于变光秃了。后来人见这光秃秃的山便以为它不曾生长过树木,这不是山的过错,也并非山的本性。

这段话的大意是援引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原文以简练的笔触阐述了自然界中的道理,看似平凡,却又耐人寻味,文字质朴,却又意味深长,原文紧接着又类比到人的身上。

在一些人当中,难道就真的没有善意而甘愿放弃良心吗?那么是否也如这树木一般,虽然日夜不停的息养善心,却被刀斧不间断的砍伐,积存赶不上消亡,终究还是失去了本来面目,那么旁人看到他现在这个禽兽般的模样,就以为他一直是个禽兽,这也不是他的本性啊。

原文最后有一句画龙点睛之笔,“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它的意思是,如果得到一定的培养,没有什么事务不能生长,如果失去培养,没有事务不消亡的。

乍得一听,我是感觉这总结和原文所叙述的事情有些偏离,也不得不承认我的学识浅陋。反复思索,才豁然开朗的发现,正是因为它过于精辟概括,不同的人,迥异的经历,天差地别的结论。

可以推究事务变化的原因,可以思索众人掩藏的本性,也可以探求成长发展的前提,亦可以揣度万物消匿深意。

那么就我理解最深的来讲,咱啊,还是要谨言慎行。与人为恶,最终互相积存的也都是糟粕之物,外人暂且不提,亲近之人多半首当其冲受到这恶意的辐射。被吝啬的善意并不会为你带来千金,毫不犹豫地倾洒出去,塑造的也不仅是他人的性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自己同样也有裨益。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经沧桑的皮囊又岂会是你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