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穿越时空的教诲老校长amp北大准入
TUhjnbcbe - 2023/3/28 18:47:00
                            

5月14日,《济南时报》以《人获保送资格其中6人是清华北大》为题,刊发了济南外国语学校届毕业生的保送故事。这篇报道,成为了一个纽带,连起了两位北大“准校友”。

5月17日,济南外国语学校届毕业生孙睿阳敲开了张继成的家门,两位“准校友”见面了。

49年前奔赴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

85岁的张继成,曾任济南一中校长。14日,他在《济南时报》上看到《人获保送资格其中6人是清华北大》的报道,导语中的一行字“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引起了张继成的注意,用老伴的话来说,“这篇报道他反复看了很多遍。”

年,济南外国语学校有3名学生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其中,孙睿阳被阿拉伯语专业预录取。看到这一消息,张继成非常高兴,他联系到济南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姜明,表达了想赠送两本学习资料给孙睿阳的想法。

“说起来,我俩还算是‘准校友’呢。”张继成告诉记者,年的5月,也是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他动身从济南赶赴北京,成为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一名学生,那年,张继成35岁。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家需要一批外语人才,从山东选拨了20人到北京大学专门学习阿拉伯语,张继成就是20人之一,还担任班长。当时的张继成在济南十二中担任人事干事,代表济南市教育系统前去学习。他在北京大学学习了三年阿拉伯语,所以,一看到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孙睿阳也即将成为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一员时,非常高兴,想跟孙睿阳见一面,并把自己珍藏的学习资料赠送给他。

讲述自己学习阿拉伯语的趣闻趣事

济南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姜明得知教育老前辈的心意后,17日上午,就与孙睿阳一起,来到张继成家里拜访老人家。

“小伙子,祝贺你!”见到高高个头、阳光帅气的孙睿阳,张继成特别开心,“哪个是你?帮我在你照片上留下名字吧,我要珍藏起来。”张继成拿出了《济南时报》的《人获保送资格其中6人是清华北大》这页报道,请孙睿阳在合照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阿拉伯语很难学,但很有意思,我还有个阿拉伯语名字呢。”张继成与孙睿阳聊起了自己在北京大学求学三年的趣事,自年毕业已经过去了46年,但张继成的专业基本功一点没丢,他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阿拉伯语名字,说起常用语来,发音流利清晰。

张继成回忆,当时在北京大学他们有6位老师、4位中国老师、2位外教。老师们教语言、教风俗,也教历史。临近毕业,老师带他们实习时的新颖有趣的方式依旧让张继成印象深刻:“老师们带我们到北京八大名胜古迹参观,每走到一个地方,就让我们现身说法,用阿拉伯语去表述名胜古迹与背后的历史。”

张继成还给孙睿阳讲起了在北京大学时师生相处的趣事,有一个外教来自“乍得”,生活在热带草原气候的这位老师在10月1日“国庆节”后宿舍里就有厚厚的被子了,“老师挺怕冷。”

85岁的张继成思路清晰,幽默风趣,孙睿阳津津有味地听着趣闻与趣事,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更加向往。

两本珍藏的专业书籍赠送“准校友”

孙睿阳说,他到了北京大学后,将从零学习阿拉伯语。在面试时,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告诉他,从零开始学习不要紧,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们对这门语言的热情与领悟力。

张继成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孙睿阳,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以致用。他将《阿拉伯语汉语词典》《中阿会话手册》赠给了孙睿阳,张继成说,这两本书就是他在北京大学时用到的专业书籍,非常实用,一直珍藏到现在,希望这两本书能在孙睿阳手里继续发挥作用。

张继成说,在北京大学学习三年后,他回到济南。再回到教育的岗位上,再用到阿拉伯语的机会也有,但比较少。之所以想和孙睿阳见一面、聊一聊,就是希望新时代的学生能学好这门语言,并学以致用。“现在的学生年轻、聪明,语言的应用也更宽更广,希望他们可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当张继成把两本书交到孙睿阳手里时,同行的姜明也特别感动与触动:“老一辈的教育人一直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时空的教诲老校长amp北大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