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出游季,无论有钱没钱单身带娃,都无法按耐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肉包请来四位闲不住老想着出去蹦跶的旅游达人,他们表面风光,在朋友圈po各种周游世界、享受假期的高清美图,然而据他们酒后所说,出门在外的憋屈只有胃知道!
粗盐:济州海鲜再丰富也敌不过对大闸蟹的思念
十一假期,我去了济州岛。本人素来自认肠胃适应力超强,给啥吃啥绝不挑剔。到了韩国这样友好邻邦的地界,一天三顿泡菜吃起来也是绝不含糊。济州岛当季的本土美食,不外乎小而甜的济州橘子,分量喜人的黑毛猪烤肉,以及种类丰富的海产品。头天到了当地,午饭先来一份炸酱面、大酱汤开开胃,下午茶是欧巴家的酱油炸鸡,晚饭则是烤猪肉套餐和海鲜锅的双重享受。
当我拍下各色鲜活无比的鲍鱼、章鱼、小螃蟹还在我的锅里奋力挣扎,发照片给妈妈意图显摆一下的时候,她默默地打来一个视频电话,开始给我现场直播肢解热气腾腾大闸蟹:“我买了10只大闸蟹,正在拆蟹粉,准备一会吃蟹粉捞面!”看着她一会用蟹脚顶出一段娇艳欲滴粗壮无比的蟹腿肉;一会翻开蟹壳,露出一大块鲜红似玛瑙的蟹*!不多时,盘子里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小的蟹肉山……此时此刻,我早已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满脑子都是靠幻想拼凑出的大闸蟹的鲜香!而眼前这些小海鲜的魅力也随之大减,变得索然无味。
“我要吃大闸蟹!”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假期后几日不断萦绕在我脑海里。待回到苏州家中,第一件事儿就拿出冰箱里母亲留下的一小罐蟹粉,全部盖在刚出锅的白米饭上!在热力的催动之下,蟹的精华仿佛开始在舌尖上翩翩起舞,恰到好处的盐分加上蟹肉自身的甘甜,伴着猪油的香气,融合出的便是无与伦比的鲜美!
此时此刻,我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涌上心头:嗯,还是苏州的秋天第一美味!
大柚子:站在米兰街头心心念念的却是苏式蛋饼
每次听说有人去欧洲旅游带了一箱方便面、一箱萝卜干,甚至还有带电饭煲的,我就非常不理解,去异国他乡不就是品当地美食访民俗民风么?对我来说,意大利的披萨、捷克的猪排、日本的鳗鱼饭都是旅游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过在国外旅行超过10天,难免还是会想念苏州的美食,有人难忘一碗头汤面,有人牵挂着家里的家常小炒,我却心心念念早晨那一捧苏式蛋饼。
一根油条两个蛋,多点甜酱少点辣,外加一抹葱花,这是我20年如一日的标准,尽管如今被称之为蛋饼的早餐种类非常多,像什么鸡蛋灌饼、煎蛋饼、韭菜蛋饼、油酥饼,配料也是五花八门,榨菜、咸菜、火腿肠这些就不说了,还有里脊肉、海带丝甚至还有加面条、百叶结的,不过这些都不是正宗苏式蛋饼,傲娇,吃不惯。
看着师傅把和好的面酱刮成完美的圆形,“啪啪”单手将两个鸡蛋迅速打上,最重要的是翻面的时候蛋清不能洒出来,老师傅就能熟练地把这些动作一气呵成,看得人心情舒畅。吃蛋饼的第一口是最爽的,面皮裹着甜面酱,带着鸡蛋的香气,一口下去扯出一小节油条,满口留香一百万倍的满足!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在欧洲的街头卖蛋饼会不会火?!
cc:别吵了C位出道的只能是它!
国庆长假,走了一趟甘南。蓝天白云、风吹草低、可口的牛羊遍地……美好的生活持续了几天,就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直到吃了一口藏包,发现嘴上说着不要,却还是想念苏州那一味关键点的调味——糖。
苏州人喜欢用糖调味,因此也被误解成嗜甜,而实际上,苏州的糖大多是被用来去涩吊鲜的。番茄炒蛋、炒蚕豆甚至炒青菜里加一点糖,吃不出甜味,倒是突出了食材自身的新鲜感。至于荤菜,那更要放糖了,油光锃亮的红烧肉,酸甜浓稠的糖醋小排、汤汁饱满的小笼包,该放哪种糖,放多少量,一进一出,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了,作为一个苏州土生土长的小娘鱼,光是吊鲜的那点甜味,是满足不了的。不知道是不是近乡情怯,以至于回苏州前一晚,做了一场“竞争激烈”的美梦:猪油年糕、条头糕、枣泥拉糕、*松糕、松子糖、酥糖……个个头破血流地想要争个C位出道,困死懵懂的我倒是还在努力地在当“老娘舅”,一劝,梦醒了。
乍得:让我一下飞机就赶去吃的还是这碗苏面
国庆去了趟越南,旅游么,就是从一个自己待够了的地方去别人待够了的地方吃吃逛逛。玩了5天,几乎是吃了5天的越南牛肉米粉。每天早起一碗,牛肉爽滑,面汤香甜,米粉哧溜入口,立马神清气爽!
然而,作为一个嘀嘀呱呱的苏州人,对苏式面的爱已深入骨髓,几日在外宠幸别国汤面,这味蕾也不禁思念起了老情人。
回程的飞机落地已是夜晚10点,搭车从机场回家途中,疲惫地倚着车窗玻璃,望着窗外后退的冬青树,突然感到胃里一阵空:好想来碗腰花香菇面啊!可是,这么晚了,心底的小愿望也只能暂存一下。到家扔下行李,简单洗漱后就躺倒在床上,“醒来就能吃了……”几乎是秒睡过去,也许这就是美食的力量。
睁开眼,摸黑去抓手机,才6点,天微微亮了。忘记了旅途的疲惫,从床上幸福地跳起来,奔向面馆。“一碗腰花香菇面,硬面,姜丝,谢谢。”当一碗热腾的面端上来时,我的心里总算有了一种外出归家的圆满。顾肉包